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2月27日在瑞金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赖晓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瑞金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牢牢把握“一个突出、四个加快”发展路径,团结一心,自信自强,敢于攻坚,追求卓越,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和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

——这一年,我们坚持长远谋事,推动发展转型,市域经济活力迸发、逆势突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以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为主题,推动市域经济步入新的突破上升期。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攀升,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6.8亿元,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完成财政总收入8.1亿元,增长3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9亿元,增长41.4%,增幅均居赣州第3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27.8%,增幅居赣州第1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增长27.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亿元,增长17.5%。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8.54亿元,增长18.3%;贷款余额57.39亿元,增长20.7%。

——这一年,我们坚持科学办事,创新工作理念,发展面貌显著改善、变化深刻。面对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异常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城乡统筹、社会民生、推进机制等方面创新理念、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科学决策,推动经济社会步入更好更快发展期。围绕塑造发展形象,短时间内办成一系列大事,成功举办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慰问演出等系列重大活动,红色故都的历史地位和发展形象进一步提升。

——这一年,我们坚持朴实做事,致力改善民生,红都大地人民安康、社会和谐。面对持续高企的物价走势、日益增加的保障压力,坚持民生为本、百姓为上,把有限的资金倾斜到为民办实事上。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0.87亿元,民生工程100件实事全面完成。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54万农民老有所养愿望正在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和谐平安建设成果显著,信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实施“9+6”片区建设,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

   推进项目建设,城市布局更加科学。按照“组团式、片区式、增值式”城市开发理念,快速推进九大城市片区和六大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框架,建成区面积增加2.1平方公里。启动实施24个重点项目,全市上下兴起了抓项目、促发展的热潮,苏维埃大道、红都大道东延、绵江东岸一期、福利中心、红军大道、金都大道西延等项目基本成型,叶坪、沙洲坝、纪念园景区快速推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规划管理,城市秩序更加规范。围绕塑造“红色故都·七彩瑞金”的城市品牌形象,全面完善城市规划。启动第五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组织编制多个专项规划和“9+6”片区概念性规划,完成9大片区项目和9个安置区规划设计。全面规范规划管理流程,集中整治违法违章建筑,建立综合联动执法机制,查处违法违章建筑176起,依法拆除7.2万平方米,查处违法房地产开发10宗2.3万平方米。

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围绕建设“七个中心”,推动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旅游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年接待游客25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亿元,分别增长45.9%和47.3%。扎实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景区景点设施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引进设立赣州银座村镇银行瑞金支行,新增1家小额贷款公司,启动农村信用社改组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全市个体工商户新增2026户,私营企业新增232家。

 (二)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迸发新活力

工业产业在“双向转型”中加速集聚。招商方式向产业化、概念化、专业化、地产化转变,产业发展向光电、线缆线束、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转变,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全年引进内资20亿元,增长33.2%;实际利用外资4996万美元,增长6.1%;实现出口创汇1.33亿美元,增长75.1%。被评为省、赣州市利用省外资金和外贸出口先进县(市)。

工业企业在扶优扶强中加速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9亿元,增长45.2%;税利3.98亿元,增长64%。加大工业扶持力度,支持7家中小企业办理信用担保贷款1.02亿元,新增工业贷款1.37亿元,服务企业招工6841名,支持万年青水泥等5家重点企业完成技改投入3亿元,新增产能6亿元。44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39家实现产销增长,新增佳华电池、金一电缆2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企业。

工业平台在特色园区建设中加速成型。完成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园区布局更加科学。强力推进六大特色产业园建设,投入1.5亿元建设光电、线缆线束等特色产业园,仅半年时间就有15家企业进驻,其中浙江横店集团得邦照明等5家光电企业落户,实现了打造“光电之谷”的良好开端。园区框架迅速拓展。新增建成区面积1300余亩。开工建设创业大道等5条道路,建成二期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

 (三)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发展条件得到新提升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增加工橙5900亩、柑桔标准示范园1.1万亩。种植烟叶2.3万亩,建成全省最大的旱地种烟示范基地。商品蔬菜、油茶、生猪等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赣州首个省级农产品出口基地县(市),生猪生产被列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引进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成为赣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最多的县(市)。

城乡统筹深入推进。按照“四集四变”理念,梯级推进“三线连珠”、“四星拱月”和“多点支撑”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启动泽覃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苏维埃大道、红军大道城乡统筹发展示范走廊,采用“集中代建制”等模式推进黄柏乡上塅迎宾新村、叶坪乡叶坪新村等5个农民安置区建设,象湖镇瑞明村新屋子、沙洲坝镇大布村竹山下等一批示范区基本成型,完成109个村庄整治和沙洲坝、谢坊、壬田圩镇临街建筑立面改造。

农村环境加快改善。“水利建设年”成效突出,完成29座小(2)型水库应急除险工程和102个小农水项目建设,开工建设10座小(2)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和投资6000万元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县道改造14公里,新建村组水泥公路84.9公里,撤渡改桥任务全面完成。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改造35千伏变电站5座,新建改造农村电网160公里。深入实施扶贫开发,完成移民搬迁370户、1900人。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实施生态建设十五年规划,完成“一大四小”造林绿化5.2万亩,新增封山育林面积2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5%。建设水保工程67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4个乡镇、5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村)。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四)倾力为人民谋福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6100人,发放下岗职工小额贷款2743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社保体系,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14万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1280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城镇医保参保人数达15.9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5.9%。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300元和130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962.8万元、救助4.4万人。改、扩建敬老院8所,新增养老机构床位500个。保障房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建成廉租房955套、公租房3803套。修复和重建农村危房1050户。集中建设农村“两红”人员住房及其遗属危房改造安置点4个、面积3900平方米,分散安置910户。

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教育、卫生事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投入1.53亿元,新、改、扩建校舍11.5万平方米,34个校安工程项目主体竣工。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投入使用,村级卫生所实现全覆盖。文化广播事业发展迅速,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建设试点城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村村响”工程全面达标。人口计生事业取得新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0.66个千分点。深入推进村民自治,第八届村(居)委换届选举圆满完成。“六五”普法全面启动,法治县(市)创建活动获省级表彰。消防大队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国防教育不断深化,民兵基层建设得到加强。审计、科技、人防、老龄、残联、邮电、通信、海事、石油、盐务、气象、公路、市志、档案、农机、统计、粮食流通、对台工作、新闻出版、质量监督、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全覆盖、常态化深入推进,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防范了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集中整治,被列为创建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试点城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两抢一盗”、“两闹两阻”等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明显,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6.97%,继续保持全省平安县(市)称号。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进一步提高。创新信访维稳机制,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凝聚维稳管控合力,赴京非正常访下降71%、赴省访下降11.4%。

 (五)积极创新行政管理,政府自身建设实现新进步

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重点项目推进系列机制,确保项目快速、高效、顺利实施。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出台33个规范性文件,规范重点领域管理流程。“发展提升年”活动被评为赣州市先进。建成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和重大项目协同办公系统平台,重大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推进政务公开,完成政府网站改造,依法公开政府信息2.2万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瑞部队、武警官兵,向为瑞金发展倾注心血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瑞金建设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层次整体不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发展需求与投入矛盾比较突出;工业基础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不快;信访维稳任务较重,社会管理机制亟需进一步创新,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政府主要工作安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面临诸多挑战。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编制实施,瑞金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范围,这些都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市第五次党代会明晰了“一个突出、四个加快”的科学发展路径,激发了全市上下只争朝夕、追赶跨越的创业激情,凝聚了各级各界关注瑞金、支持瑞金的强大合力。只要我们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谱写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赣州市经济工作会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赣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和瑞金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以国家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和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编制实施为契机,牢牢把握“一个突出、四个加快”的科学发展路径,以“深化、突破、提升”为主题,全面推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奋力迈开建设赣南东部和赣闽边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更快更大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86.8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9.72亿元,增长20%,力争突破1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96亿元,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33.2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4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80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5175元,增长13.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做好今年的工作,要牢牢把握“深化”这个核心。去年以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突出、四个加快”发展路径切合实际,取得的成绩振奋人心。我们要不断深化既定的科学发展路径,全面、系统、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战略,致力于抓项目、兴产业、促发展,加速确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要牢牢把握“突破”这个关键。面对百年难求的发展机遇、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要抢抓机遇,正视困难,直面矛盾,努力在发展方式、机制创新、要素保障上寻求新的更大的突破,为实施“一个突出、四个加快”发展路径提供持久动力。要牢牢把握“提升”这个根本。瑞金正处于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键期。我们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执行能力,提升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城乡统筹的操作水平,提升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的服务效率。

做好今年的工作,要在“四个深化、两个突破、两个提升”上抓落实:

(一)以“9+6”片区为抓手,全面塑造城市形象,着力深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品牌内涵

 加快片区建设,拓展中心城市框架。继续快速推进“9+6”片区重点工程,力争城市化率达到40.3%,城市建成区面积新增1.56平方公里,达到22.5平方公里,加快推进七彩广场、绿草湖湿地公园、象湖湿地公园、南湖湿地公园、龙珠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完成叶坪景区二期、纪念园二期、“二苏大”景区、下肖景区等工程升级改造,加快红井景区建设,启动罗汉岩景区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形成外部通达、内部顺畅的交通网络。建好七彩大道、象湖大道、泽覃大道二期、金都大道东延、沿江东岸北侧二期等工程;加快建设外环公路和四个高速公路出口进入城区的主干道,构筑“一环四干”格局。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将瑞金升级扩容为中等城市。

完善规划体系,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完成第五轮城市总规修编,提升总规层次水平。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对已编制规划进行科学评价和调整。实行重点项目和城市标志性建筑规划设计专家评审制度,提高规划评审水平。聘请一流团队,精心设计标志性建筑、主次干道、重点片区和特色街区,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大力推进“一河四湖”建设,构建城市水系,打造城市亲水平台,凸显城市的灵动和韵味;建设森林城市和花园城市,完成进城通道可视山体、城区周边田园花木种植,建成沙洲坝诗山梅林公园,构建四季常青、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态系统,凸显城市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历史遗存的保护,在建设中充分吸收历史文化元素,使城市建筑承载历史记忆,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和鲜明个性。精心筹办首届中国(瑞金)红色收藏品交易博览会、首届中国(瑞金)红色影视节、中国知名网站连线瑞金等大型活动,打响“红色故都·七彩瑞金”的城市品牌。

提高管理水平,建设文明宜居城市。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为抓手,组建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环境卫生、市场和交通整治,实现城市管理服务系统化、全覆盖。着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城北、城东农贸市场,新建一批公厕、小游园,整治小街小巷,增加社会公共停车位。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机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巩固违法违章建筑整治成果,坚持属地管理,完善齐抓共管、疏堵结合机制,保持整治违法违章建筑的高压态势。

(二)以特色产业园为平台,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深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

主抓特色园区建设,加速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园区开发理念,引进工业地产商进行统一投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推动光电、线缆线束、食品、服装箱包玩具等4个特色产业园年内成型。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创业大道等5条道路,开工建设创业三路等7条道路,新建标准厂房6万平方米,加快完善水、电、污水处理等设施。拓展园区功能,启动口岸作业区建设,培育货运、报关、报检中介机构,加快形成“一站式”联检合作机制。

加大帮扶服务力度,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增长22.7%;实现税收2亿元,增长24%。着力健全企业帮扶长效机制,帮助企业克服融资不畅、成本上升等困难,确保企业稳健发展。着力提升骨干企业竞争力,支持九华药业、金瑞发制品、佳华电池、好莱克公司等企业扩能技改,争取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改投入1.4亿元,新增产能4亿元。着力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得邦照明、佳惠宝玩具等企业达产达标,南昌新顿科技等15个项目早开工、早投产。着力培育一批成长型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工程,引导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加快向特色园区、产业基地集聚。

坚持主导产业招商,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密切跟踪主导产业战略布局走向,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开展“招大引强”活动,加强与大型央企、大型民企和大战略投资者的主动对接,深化与大型光电、线缆线束企业集团、行业协会的合作,争取一批领军型产业项目落户。力争引进内资25亿元、外资5496万美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超10亿元项目1个。

(三)以“七个中心”为载体,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深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

 积极完善体系建设。形成科学规划体系。围绕“七个中心”建设项目,按照“服从总规、相互联动、功能互补”的要求,高质量编制长远发展规划、阶段性建设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高标准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完善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促进居民消费政策,扩大居民文化、旅游、养老等服务消费,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加快向“七个中心”集聚。完善人才支撑体系,逐步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长效机制,在引进人才的住房保障、工资待遇等方面大胆解放思想,面向社会各界和周边地区引进专业人才、稀缺人才,鼓励引导瑞金籍在外人才服务家乡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建设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商业贸易中心、交通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医疗卫生中心、文化产业中心的要求,重点加快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力争引进五星级宾馆、国内或省内知名旅行社各1家以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力争全年实现接待游客327万人次,增长30%,旅游总收入10.7亿元,增长27%,加快推动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力争引进国际知名连锁超市,启动现代商贸城、汽车城建设,大力发展专业批发市场;启动海关、商检大楼建设,设立进出口货物查验场,建设综合物流园和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务区;积极筹建金融商务中心,新引进1家以上金融机构进驻瑞金;推进中小学教育园区建设,争取立项建设瑞金革命传统教育学院,推动市职校升级改造,加快建设高职学院;启动人民医院扩建以及妇保院、中医院改造升级工作;力争引资建设红色影视基地、红色收藏品市场、红色文化艺术村、会展中心、大型实景演出剧场。

(四)以扶贫开发攻坚为契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着力深化城乡统筹的发展路径

推进扶贫开发攻坚,改善农村发展面貌。以国家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为契机,加强政策对接,争取政策扶持,构建扶贫长效机制。用规划引领扶贫工作,精心编制全市扶贫开发攻坚规划。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定点扶贫,推行“三送”活动、扶贫开发和城乡统筹发展“三位一体”,抓好49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力争搬迁地质灾害和深山库区移民1800人。以扶贫开发攻坚为引领,全面加强水利、交通、电力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城市防洪工程,完成19座重点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和绵江河云集圩、云石山湖陂头段防洪工程,新建重点“六小”水利工程100座。大力实施交通扶贫,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启动沙洲坝至冈面公路改造,推进叶坪黄沙至日东湖陂国防战备路建设,修建村组公路80公里。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改造110千伏输变电站1座,新建35千伏输变电站2座。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加快食品产业园建设,力争年内园区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推动中橙果业等企业早日投产,力争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大型农业龙头企业5家。按照规模化、基地化、特色化要求,加快建设商品蔬菜、烟叶、高产油茶、花卉等产业示范基地。种植烟叶3.2万亩,建设3000亩叶坪省级现代烟叶示范基地,形成3个产烟万担乡和一批千担村,进入全省10万担重点产烟县(市)行列。着力扶持脐橙、烟叶、生猪、白莲等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赣州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0家。加大农业保障性设施建设力度,新建一批脐橙冷藏保鲜库、标准烤烟房。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整合培训资金,培训农民4万人次以上。

推进城乡统筹示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编制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推进象湖、沙洲坝、黄柏、叶坪、云石山等乡镇安置区建设,力争年内基本成型。加快“三线连珠”示范走廊两旁民房改造,在沿线布局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和休闲观光农庄,精心打造苏维埃大道、红军大道、胜利大道三条城乡统筹示范走廊。加速村镇联动一体化建设,提升“四星拱月”中心集镇和“多点支撑”远郊集镇建设水平,打造24个村镇联动示范点。

 (五)以中央苏区发展振兴为统领,全力扩大项目投资,在增加有效投入上实现更大突破

把握历史机遇,主攻重大项目。以中央苏区发展振兴为统领,结合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力争在重大项目争取上实现更大突破。结合地方实际,优化项目布局,精心谋划、全程跟踪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争取将更多项目纳入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凸显瑞金在江西省“南有中央苏区、北有鄱阳湖区”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开展“央企回故乡”活动,引进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瑞金设立分部或产业基地。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赣龙铁路扩能改造顺利实施,争取开工建设鹰瑞梅铁路、500千伏输变电站、40万吨瑞金油库、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分输站。抓好万年青水泥公司日产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国新控股氟化工基地和九江红鹰飞机制造公司直升机总装、机场建设营运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

加大“五争”力度,破除要素制约。抓住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编制和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的契机,努力争取国家对我市财税金融、项目用地、生态补偿、城市扩容和债券发行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扶持,争取国家部委、省厅(局)和赣州市直单位或国企(央企)到我市对口帮扶。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方面有重大突破,争取国家启动革命旧址抢救性保护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积极争取设立国家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及省市级各类特色产业园,争取赣江源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力争瑞金景区创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申报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列为省级教育园区建设试点县(市)等。争取列入国土资源部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县(市),灵活采取深山移民、土地开发整理、废弃矿山治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等方式,力争全年争取用地指标3000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2000亩以上。深化政银企对接,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力争全年新增信贷融资10亿元以上。

(六)以机制体制创新为手段,大力实施各项改革,在改善发展环境上实现更大突破

 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网上审批系统运行管理,实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力争实现“进一道门、办全部事”。按照“集团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独立化管理”的思路,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城投集团及其子公司市场运作能力。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确权工作,释放农村投资活力。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

优化发展环境。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为目标,建立完善计划推进、力量整合、过程管理、要素保障、目标考核机制,采取统筹推进、典型带动、利益调节、目标倒逼、主题突击等工作方法,保持强推项目、快推项目的有效合力。实行“1+X”工作机制,推动“9+6”片区、特色产业园区等各类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坚决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建设环境的行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目标,优化政策环境,放宽准入条件,减轻企业负担,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七)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努力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加大民生投入,推进公共财政均等化,办好100件民生实事。强化就业保障,城镇新增就业5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等群体参保问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医疗保障,加大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力度,力争城镇医保覆盖率达92%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97%以上。加快棚户区改造,改造农村危房800户,完成“两红”人员住房及其遗属危房改造任务。构建以普通商品房为主、公租房为基本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建设廉租房371套、公租房1500套。加强市场监管,保持物价稳定。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推进校安工程、一中二期工程,加快三中扩建、五中新建步伐;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开工建设卫生监督所和云石山、武阳中心卫生院医技楼;加强与知名医院、医学院校合作,打造品牌医院、重点专科,培养造就一批名医。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好标准田径场等一批体育设施,将瑞金建成省、赣州市重点体育项目训练基地。严格落实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5‰以内。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抓好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

切实创新社会管理。强化 “属地管理”,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严格绩效考评,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培育社会组织,加强社区建设,构建政府、企业、社区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联动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全面排查和消除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创建“国家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危机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专项打击和整治行动,继续推进“天网”工程建设,维护社会安定秩序。

提高生态建设水平。实施“一大四小”造林绿化3.35万亩,深入开展“森林十创”活动,对全市生态公益林实施全封山,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加强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加大赣江源头及绵江河流域两侧林地的封山育林力度,完成17.6平方公里赣江源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以上。推进省级生态市创建工作,严格执行环保审批制度,确保新上项目环评率达100%,全面完成赣州市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绵江河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南华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八)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增强科学执政能力,努力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

只争朝夕,着力提高执行落实的水平。“岁月不居,天道酬勤”。我们要始终保持心无旁骛干事业、雷厉风行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把执行力当做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对决定的事情、承诺的事项,立说立行、一抓到底。要把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具体化、措施化,把“深化、突破、提升”的发展主题项目化、指标化,以更加完善的机制提速度、更加有力的举措破难题、更加昂扬的斗志促发展。要大力治庸治懒治散,深入开展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坚决杜绝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现象,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着力创建作风建设模范区。要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倡导清新简练的文风、高效务实的会风,集中精力谋发展、办实事。

开拓创新,着力提高科学执政的水平。“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政府系统要大兴学习、调研之风,以更加宽广的眼光和创新的举措推进工作。要以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研究新问题,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提高政府系统领导干部驾驭现代经济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要以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毅力开创新局面,全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以开明大气、宽厚包容的胸怀,关心干事创业的担当者、支持探索创新的实践者、鼓励建言献策的直言者,只要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情,就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在全社会形成用创新的精神引领发展、用科学的思维推动发展的良好风气。

一心为民,着力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制国有常,利民为本”。我们要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坎上,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下功夫,在群众最急迫的地方见真情。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通过“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设身处地理解群众困难,了解群众需求,把更多的财力倾斜到改善民生上,帮助群众解决入学难、看病难、出行难等突出问题,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依法行政,着力提高廉政建设的水平。“为政之道,莫若至公”。我们要始终坚持依法办事、廉洁奉公,自觉接受批评和监督。着力建设透明政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着力建设法治政府,畅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坚持用制度管钱管事,加强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和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各位代表,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一个突出、四个加快”的科学发展路径,奋力拼搏,锐意进取,为建设赣南东部和赣闽边际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一个突出、四个加快”: 即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我市“突出建设赣南东部和赣闽边际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个核心目标,加快形成初具规模的工业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城乡统筹的经济社会格局、加快形成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发展形象”的发展路径。

“七个中心”:即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区域性商业贸易中心、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区域性教育培训中心、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区域性文化产业中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

“9+6”片区:即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象湖湿地公园、宾馆周边区域、旅游集散中心、职教园、中小学教育园区、南湖公园、商贸物流园等九大城市片区和叶坪、纪念园、沙洲坝、下肖旧址群、黄柏原始森林、罗汉岩等六大旅游景区。

“六大特色产业园”:即精细化工、光电、线缆线束、食品、新型建材和服装箱包玩具等六大特色产业园。

“四集四变”:即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四集”即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服务集成,“四变”即资产变资本、农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就业变创业。

“三线连珠、四星拱月、多点支撑”: 即以苏维埃大道、红军大道、胜利大道等三条通道为构架的“三线连珠”型示范走廊(涉及黄柏乡、象湖镇、叶坪乡、泽覃乡、沙洲坝镇、云石山乡等6个乡镇),以壬田镇、谢坊镇、九堡镇、瑞林镇等4个中心集镇为支撑的“四星拱月”型示范集镇,以武阳镇、拔英乡、丁陂乡、日东乡、冈面乡、大柏地乡、万田乡等7个远郊集镇为补充的统筹城乡发展格局。

“五争”工作:即争政策支持、争项目资金、争基地授牌、争用地指标、争贷款规模。

“1+X”工作机制:即由一名牵头市领导带若干名责任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带多个责任部门,组建专门工作队伍,推进项目建设的工作机制。

BT模式: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

“一河四湖”:绵江河一河两岸和象湖湿地公园、南湖湿地公园、绿草湖、龙珠湖。

“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一大”即抓好宜林荒山造林,确保完成年度森林覆盖率目标;“四小”即抓好县城和市政府所在地的绿化,抓好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绿化,抓好农村自然村的绿化,抓好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矿山裸露地的绿化。

“森林十创”活动:即“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社区”、“森林街道”、“森林校园”、“森林单位”、“森林营区”、“森林通道”、“森林园区”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十项创建活动。

“六小”水利工程:指小山塘、小水陂、小泵站、小渠道、小电灌站、小水龙泵站建设工程。

“两红”人员:指在乡退伍红军战士及红军失散人员。

“两抢一盗”、“两闹两阻”整治活动: 指针对抢劫、抢夺、盗窃等三类多发性侵财案件和闹赔、闹访、阻碍施工、阻碍生产等社会不良现象开展的整治活动。

“天网”工程:指为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

 

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      2012年2月27日印                                             

关于本站 | 版权保护 | 隐私安全 | 辅助信息 | 站内搜索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