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瑞金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报告(书面)

 

——2015年2月10日在瑞金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邹永红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全市上下积极适应新常态,牢牢把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省直管县(市)试点等重大机遇,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迈出了建设更具活力实力魅力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坚实步伐。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质量提升、转型加快”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2亿元,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7亿元,增长12.2%;财政总收入15亿元,增长18.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7亿元,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8.2亿元,增长22%;实际利用外资4541万美元,增长16%;外贸出口2.8亿美元,增长6.8%;预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275元,增长13%;预计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3元,增长13.6%。

(一)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完成城投集团公司改制,原有的11个公司整合成3个公司、4个子公司,高管由51名减少至32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城投集团公司改组为经开区参股的国有控股公司,具备发行企业债资格。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550项,取消和调整56项;对行政服务中心实施整体搬迁,383项审批事项进驻中心受理、办结,办结期限平均缩短至8.17个工作日。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全年新增私营企业561户、增长43%。农业农村改革全面铺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调查摸底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抵押登记贷款有新突破。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对省、赣州市下放的管理权限进行全面对接,省直管后新增审批事项209项。省直管县(市)体制运行基本顺畅,项目、资金等计划获得省级层面单列,基本享受设区市同等待遇。此外,文化旅游体制、户籍制度、生态文明体制、财税体制等领域改革稳妥推进,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出台《瑞金市产业发展三年推进计划(2014-2016)》,确定“6+3”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定位更加清晰。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围绕壮大产业集群,投入2.13亿元资金,组织实施29个项目,完善瑞金国家级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园区面积2400亩。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围绕促进企业融资,定期开展银企对接洽谈会,为企业落实贷款11.64亿元。通过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融资担保平台,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累计发放贷款1.85亿元。扶持存量企业发展,组织12家成长型企业申报入规,其中7家企业获国家统计局认定。积极推动“央企入赣”工作,签约德融资本、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中核建清洁能源项目获省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服务业发展创新突破。消费市场保持基本稳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亿元,增长13.6%。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完善,中国银行瑞金支行转为省重点支行,南昌银行、招商银行正式营业。全年实现金融机构期末存款余额152.7亿元,增长15.3%;金融机构期末贷款余额101.34亿元,增长27.55%,存贷比高达66.38%,同比提高了6.39个百分点,其中当年新增存贷比达到108.22%。旅游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共和国摇篮”景区创国家5A级景区已通过国家专家组资源质量评审、列入国家5A级景区预备名单,罗汉岩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进展顺利。全年接待游客504.2万人次,增长25.2%;实现旅游总收入18.06亿元,增长28.7%。现代物流业平稳发展,出台《加快建设瑞金区域性物流中心实施方案》,实现物流增加值10亿元,增长2%。农业生产不断壮大。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粮食总产达20.17万吨,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鳗鱼、螺旋藻、蛋鸡养殖等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居全省前列柑橘黄龙病得到有效防控,脐橙年产7万吨,产值3.5亿元,建设标准化示范园2.4万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培育壮大,新增省级、赣州市级龙头企业各1家、家庭农场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先进县(市)。

(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

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14年安排的63个市属重点项目,49个开工建设。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协调和调度,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项目顺利推进。赣龙铁路扩能改造、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瑞金段、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正在抓紧实施,鹰瑞梅铁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瑞金机场建设列入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选址已通过国家民航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五争”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争取项目资金15亿元,争取用地指标3273亩,争取融资贷款12.4亿元。

(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全市城镇化率(常住人口)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49%,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34平方公里,新增0.5平方公里。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序推进城市路网、市政公用设施、老城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中山北路整体改造、下吊桥桥面改造、城区路灯改造等“三改”工作全面完成;七彩大道、金都大道东延、象湖大道、胜利大道等城市主干路网建设进展顺利;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陈石湖10万吨供水工程、红都广场地下人防工程、体育中心体育场等项目加紧实施。乡村条件加快改善。壬田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全省百强中心镇、赣州示范镇,建设进展顺利;叶坪田坞片区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实施。乡镇公办幼儿园、敬老院、体育场、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覆盖。农村水利工程快速推进,完成2条中小河流治理、18座重点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改造灌区56处、改善灌溉面积3.6万亩。农村交通条件持续改善,建成通组公路320.3公里、县道21.8公里。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扎实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完成绿化造林3万亩。大力推进“净空”、“净水”、“净土”工程,全面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深入开展水库水环境专项治理,库区养殖业污染水质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列入年度退养计划的6座水库全部退养到位。全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常年稳定在Ⅲ类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五)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投入稳步增加,各类民生支出23.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75.2%。实施民生实事108项。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200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450套(户)。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10296户,解决2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4488户农村低压用户实现正常通电。扶贫攻坚扎实推进,识别贫困户31381户,104786人,成立223个工作队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49个,建设扶贫项目178个,易地扶贫搬迁2200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61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6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6.62万人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3.43万人参加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54.82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农村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小学教育园区建设等项目,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保健等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属三所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26项,增长111.2%。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成功承办第十四届省运会拳击比赛,在省运会荣获6枚金牌。

在稳步发展、提质增效的同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消费和内需拉动后劲不足,在新常态下持续保持高位增长难度加大;基础设施仍然滞后,要素瓶颈制约仍较严重;产业层次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社会事业欠账较多,改善民生压力大等。受上述问题的影响,有三项指标的增速没有实现年度计划目标:一是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增长11.5%,实际增长比计划低0.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国内外市场有效需求疲弱,经济下行压力超出预期,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缓慢,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长低于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划增长18%,实际增长比计划低5.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我市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原材料行业比重偏高,价格低迷,效益不佳。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增长14.5%,实际增长比计划低0.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前期消费政策退出,对当期消费的影响较为明显;集团消费萎缩;我市限额以上企业数量较少,网络购物、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式未纳入统计范围;电子商务分流传统居民消费需求,对线下卖场、超市、批发企业等冲击较大;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居民消费意愿不强。三是实际利用外资计划目标6630万美元。因省、赣州市两套数字整合,对此项指标数据作了调整,实际完成比计划少2089万美元,且由于当前现汇比率低,新项目引不进、在建项目不进资,造成我市指标排位下滑。

总的来看,去年我市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较往年明显提升,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为今年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取得的这样的成绩极为不易,这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201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赣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部委对口支援和省直管试点的重大机遇,坚持改革开放,加速转型跨越,推进产业振兴、文化繁荣、城乡一体、民生改善,加强法治建设,落实依法行政,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开创新境界,奋力迈开建设更具活力实力魅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新步伐,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实现124.8亿元,增长10.5%。其中一产19.4亿元,增长5%,二产44.8亿元,增长14%,三产60.6亿元,增长10%;财政总收入实现15.9亿元,增长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1.34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现71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7亿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3.5亿元,增长13%;实际引进内资40亿元,增长16.5%;实际利用外资5131万美元,增长13%;外贸出口3亿美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3元,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40元,增长13%;城镇化率(常住人口)达到51%;旅游总人数达到615万人次,增长22%,旅游总收入达到22.5亿元,增长2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关于今年的计划安排,主要考虑了几个方面:一是尽可能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二是充分衔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战略目标,力争《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到2015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三是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以强化风险防控为底线,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四是着力缩小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充分发挥我市后发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力争在全国各地发展速度普遍放缓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三、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

围绕完成计划(草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今年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常态下,要按照时间表、任务图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接、管、放”工作。以“三单一网”为改革核心,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出台政府权利清单、责任清单,加快建设政务服务网和网上审批系统,推进网上并联式审批,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深化投融资体制创新。出台政府投资管理规范性文件,规范投资行为,将前置审批程序变事中事后监管。制定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规定,激活社会投资,积极推进以PPP模式为主导的投资模式。继续用好用活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以及公司信贷政策,依托担保平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担保。

三是推进省直管试点。全面理顺直管体制机制,在去年磨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接管理,建立常态化、便捷化的对接机制。进一步大胆探索,努力实践,重点在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大部门制、扩权强镇、公共服务体制等改革。

四是推进公车制度改革。抓紧完善公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积极妥善处理好车辆处置、人员安置、补贴发放等工作,确保新旧机制平稳过渡、有机衔接。

五是加快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加快推进集体土地房屋确权登记发证,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稳妥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试点。

(二)调结构,加快产业转型

围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一是推动工业发展提档升级。加强市场分析和监测调度,针对工业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加大“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小额贷款担保等融资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创新经开区开发建设模式,争取年内发行企业债。加快工业发展平台建设,积极完善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开区扩区调区工作,以台商创业园申报省级产业园的方式,力争省政府年内核准经开区10.27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着力推进工业产业项目实施,力促盛源金属、瑞谷科技、万年青新型建材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安迅实业、双胞胎饲料、弘冠发制品、章乐电缆等13个项目达产达标,万年青日产4800吨熟料生产线技改工程、君晟实业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扶持佳华电池、佳惠宝实业等完成扩能技改,引导弘冠发制品、元财管道、五星食品等10家企业入规。争取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产能过剩企业逐步“关停并转”。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服务业重大业态的培育,重点发展金融、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在全市经济增长中的比重。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全力摘取“共和国摇篮”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启动罗汉岩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综合开发赣江源、绵江河和古城河滨水生态休闲带、叶坪田坞等绿色生态旅游。加快军博园、农业博览园、密溪古村保护整治等项目建设。着力推进金融创新。推动瑞金法人银行机构的筹建工作,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投资基金、金融及融资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支持各商业银行瑞金支行列入省重点支行,加快农信社改制农商行步伐,开展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全面完成“营改增”任务,积极完善物流业税收征管,启动瑞金市商贸物流园建设,吸引大中型物流企业落户瑞金。合理调整城乡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积极发展连锁经营、总部经济等新型业态。

三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坚守耕地红线,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总产稳定。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农民加快调整种养结构,科学发展脐橙、烟叶、油茶、果蔬等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种养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核心园区,重点抓好叶坪田坞片区万亩规范化商品蔬菜基地、农产品加工园三个现代农业园区和叶坪乡黄沙华屋、壬田镇高轩、大柏地乡院溪河背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点,努力形成“示范点+基地+农业产业”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扶持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

(三)谋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项目是载体,投资仍然是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关键还是要积极推进项目,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以编制“十三五”规划为契机,紧跟国家政策和投资导向,争取在交通、能源、生态环保、产业升级、健康养老、信息消费等领域科学策划一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规划盘子,重点争取红色影视基地、金融商务区、罗汉岩风景名胜区旅游综合开发、高等职业学校、市民文化中心、环城高速公路等79个已上报省、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积极完善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加快瑞金机场、中核建清洁能源、鹰瑞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

二是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生效。全力做好市属重点项目建设,力争赣龙铁路扩能改造、西气东输三线工程、500千伏输变电站等项目年内完工,争取渝长厦高铁途经瑞金、赣州至厦门“五定班列”在瑞金设立停靠站。

三是破解项目要素瓶颈。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通过投资补助、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PPP模式、扩大特许经营、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途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建设。加快推进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试点,确保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四)统城乡,提升经济活力

坚持以城带乡,镇村联动,集聚生产要素,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统筹搞好城乡规划。科学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合理确定城乡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积极抓好城乡规划实施和联动发展,统筹城、镇、村的功能布局,引导人口集聚和资源要素配置,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

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强化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重点推进城市垃圾中转站、陈石水厂二期、红都广场地下人防工程、火车站站前广场等城市设施建设,加快七彩大道、胜利大道及公交客运指挥中心等项目的实施,推进“一江两岸”景观带、古城河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重点路口亮化提升等城市靓丽工程。以建制镇为主体,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充分依托各自的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示范镇。重点推进壬田百强中心镇示范镇、叶坪田坞片区综合整治、泽覃乡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提升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连通道路,形成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网络,加快云石山-宁都赖村、于都银坑-瑞林县道升省道改造,全面完成谢坊-石壁下公路、对坊-森峰公路瑞林至下坝路段、黄柏-瑞金公路建设,完成300公里通自然村公路。大力推进城市水电燃气、污水处理、通信网络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五)惠民生,构建和谐瑞金

积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一是积极改善农村条件。进一步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烟水水源性工程、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电网、农村公路、通组公路、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实施。

二是加快社会事业建设。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等项目,加快中小学教育园区、瑞金三中改扩建、17所乡镇公办幼儿园、思源实验学校、经开区学校等项目建设。抓好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工作,推进瑞金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加大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新建公租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628套。实施乡镇敬老院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中心光荣敬老院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农民健身场地建设。

三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抓好罗霄山片区扶贫规划的实施,推进建设以工代赈等扶贫工作,做好整村推进扶贫,实施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强化基础平台建设,以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通过实施深山移民、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项目,拓宽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渠道,切实变“输血式”救济为“造血式”扶贫,力争全年脱贫2.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0%。

四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建立完善特困群众保障制度,提高城乡特困群众供养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等标准。加大医疗保障力度,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推进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和新农合大病保险。

各位代表,2015年发展改革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推动发展改革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为我市建设更具活力实力魅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瑞金市201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附件

瑞金市201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指标名称

计算

2014年

2015年

单位

实际

增长(%)

计划

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13.2

10.9

124.8

10.5

   第一产业

亿元

18.4

5.9

19.4

5

   第二产业

亿元

39.4

13.7

44.8

14

   第三产业

亿元

55.4

10.1

60.6

10

   三次产业比

 

16.3:34.8:48.9

15.5:35.9:48.6

二、财政总收入

亿元

15

18.7

15.9

6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10.7

15.6

11.34

6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58.2

22

71

22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10.27

30.1

12.8

25

四、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9.6

13.6

33.5

13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2.4内

 

3内

 

  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9.29

13.3

10

7.5

  #工业用电量

亿千瓦时

5.79

17.3

6

4.5

五、外贸出口

亿美元

2.8

6.8

3

7

  实际引进内资

亿元

34.37

15

40

16.5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4541

16

5131

13

六、工业化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23.7

12.2

27

13.5

七、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率(常住人口)

%

49

2 

51

2 

八、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275

13

24040

1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353

13.6

8353

13.6

九、人口、就业

 

 

 

 

 

  人口自然增长率

7.07

 

7.6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5610

 

3800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4

 

十、旅   游

 

 

 

 

 

  旅游总人数

万人次

504.2

25.2

615

22

  旅游总收入

亿元

18

28.7

22.5

25

十一、生态环境

 

 

 

 

 

  万元GDP能耗降低率

%

 

-5

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2.5

  二氧化硫排放量

%

 

-2.5

  氨氮排放量

%

 

-2.5

  氮氧化物排放量

%

 

0

 

关于本站 | 版权保护 | 隐私安全 | 辅助信息 | 站内搜索 | 站点地图 | 手机版 | RSS | 邮箱订阅 | 手机订阅